最近看房碰了一鼻子灰,各种水逆,很怀念当年装大爷的感觉。
那时候看房是有仪式感的,踏进售楼部那一刻,你就是王,ss站成两排夹道欢迎,端茶递水,鞍前马后。
一出售楼部就有小蜜蜂过来问,哥我带你去看个楼盘吧,开车包接送。
30年河东30年河西,如今世道变了,房子真的只是随便卖卖。
进了门不得张你,区域么?自己看,要喝水自己倒,摇号规则自己看,服务质量真的是够了。
这都不算什么,毕竟现在有求于人,关键是为了阻止购房者买房,开发商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。
比如下面这位收全款的ss,假传圣旨,造成市场恐慌假象,好让刚需购房者知难而退。
还有自己往脸上抹黑的,我们旁边全是坟,还有火车道,祝你们晚上踩着棺材乱舞。
也有用物业费去吓人的,这里只要6块8,热水22块一吨,来呀来呀,没有样板间,清一色简装,请发挥你们的想象。
更有甚者,拿装修标准怼你:那么低的价格买,还要求精装,房子白捡么?3000元/㎡装修标准就是摆出来看的,不想要全款退你,告告告,快去告,没人买才更好。
讲真,关于装修标准的纠纷一直是道千古谜题,而最近却愈发频繁,尤其是限购下的成都。
▲以上图片来自成都部分曾经维权的小区实例
装修标准含糊不清,承诺的家居未标注品牌且与公示不相符,材料不佳、质量难保、工艺粗糙…这些都存在维权风险。
严格来说,装修根本没有什么标准,同样的面积,有人可以装出百万,而有人却只需要两三万,也正是因为如此,装修标准一直处于市场灰色地带。在保住成本追求合理溢价基础上,开发商往往通过降低装修标准获得利益,这是市场心照不宣的套路。
去年,成都发布《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成都成品房住宅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预计到2022年,成品房指标达到100%。
随后,越来越多开发商开始加入到精装房行列,而装修标准也是漫天标价,普遍集中在2500-4000元/㎡之间,远远高于市场装修公司平均水平。
天府新区某楼盘更是放出了5000元/㎡装修天价,一度被推到风口浪尖。而近日取得预售的三圣乡高端项目也标出了4000元/㎡的装修均价,最低45万的装修标准将真正的刚需拒之门外。
问题就来了,这样的精装水准放在成都是一种怎样的存在?
这么说吧,成都所有装修公司,随便你选,还免费送设计方案,就连核心地段几大精装豪宅都自愧不如。
以阿玛尼艺术公寓为例,根据成都透明房产网显示,一套197㎡阿玛尼公寓挂牌装修价不到100万,意味着装修标准在5000元/㎡左右,这可是号称成都最贵的豪宅,由乔治阿玛尼大师亲自设计。
而隔壁望江名门挂牌装修价也才刚刚过万,别人家的精装包括各种家电和软装,而且全是定制世界大牌。对比下目前市面上比较普遍的装修标准,高下立见。
某业主拿着一套装修标准3000元/㎡的案例去找装修公司询价,得到如下回复:一套面积100平房子,公示装修价30万,实际装修成本只需要8万。
▲来源于成都帮帮
而开发商统一装修,材料费、人工成本都压得很低。承诺的大牌厨卫,大部分可能都是过代产品,里面存在较大的灰色空间。这也是大部分开发商铤而走险,宁愿丢失品牌信誉的原因。
诚然,在严苛的限价面前,开发商利润已经捉襟见肘,但如果按照承诺精装标准打造,也不见得会亏本,只是赚多少的问题。
当然,选择沉默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。2018年3月26日成都市建委发布了《进一步加快推进成都市成品住宅发展的实施意见》该《实施意见》对成都成品住宅的设计、报建、装修、销售等环节都有明确的规范性要求。
政府的强势导入,让我们有理由相信,未来的装修市场将会更加规范化、标准化、个性化,也间接给开发商施压,促进市场回归健康。
而购房者在选择购房上,则应尽量选择精装经验比较丰富的开发商,并事先对装修标准核实清楚,衡量自己是否能承担,签订约定违约合同,方便后期维护自己权益。